全省人社部门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楚商回乡和返乡创业部署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多措并举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助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开门红”,建功“支点建设”。
1314“创业链” 串起就业“幸福链”
近年来,襄阳市人社部门坚持就业创业优先工作导向,探索构建“1314”链式创业服务模式,助力更多劳动者在“家门口”成功创业,近3年累计孵化市场主体1.6万余个,带动就业近4万人,释放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
为了给各类人才提供多元化便利化的发展空间,坚持全市“一盘棋”,着力搭建“种子+孵化器+助推器+产业园”创业孵化体系。
为了给创业者铺平创业道路,推出三项精准对接服务,延伸创孵“一条线”。“创业政策上门办”,通过主动上门让群众第一时间享受到好政策,并通过举办重点产业创贷“ ‘个转企、小进规’政银企”对接会,充分发挥政策促进效应;“创业矩阵打包办”,通过访基地、入园区、走社区等精准采集创业意愿和创业需求信息,做到服务对象清、创业需求清、资源供给清。“创业难点组团办”,对于创业者遇到的难点,主动与兄弟单位沟通,发挥各部门所长,联合解决问题。
据统计,2024年以来,襄阳市新增返乡创业7452人,同比增长16.7%,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6亿元,带动就业6万余人,创新创业涌动出新“春潮”。
2025年春节期间,为大规模推进以乡情为纽带的楚商回乡和返乡创业工作,襄阳市结合“春风行动”接人回襄活动,聚焦农村劳动力、城镇劳动力、社会团体摸排底数,经摸排,襄阳市春节后拟留在本地就业创业17921人。针对意向人群,快速实施了三大主题活动,即“归雁报春·兴业家襄”对接活动、“精英归巢·圆梦家襄”推介活动、“源来助创·换笼育鸟”问诊活动。同时大力开展三项行动,即“土壤培育”平台支撑行动、“水分滴灌”资金保障行动、“空气燃动”氛围营造行动。襄阳市深入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实施重点领域就业支持计划,积极探索创业服务模式,大力支持返乡创业,持续完善创业带动就业保障机制,不断提升创业质效,聚焦经济发展激活创业热情。
推出创业、培训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礼包 鼓励外出人员返乡创业
近日,十堰市委、市政府召开2025“楚商回乡共建支点”十堰市企业家代表座谈会,与在堰企业家和十堰籍在外创业的企业家们共庆佳节、共叙乡谊、共商发展。各县市区积极行动,召集返乡创业能人、致富带头人等,开展“共话乡情”返乡创业座谈交流及现场观摩活动。
春节期间,该市人社部门抢抓返乡回流窗口期,以“乡情”为纽带,以“回归”为主题,积极行动、精准对接、精细服务,多措并举帮助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对初次办理注册登记,经营6个月及以上且带动就业2人及以上(含创业者本人)的返乡入乡人员(注册5年内)、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毕业5年内),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不可重复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