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创业事关民生福祉与城市发展。宜昌市紧紧围绕青年人才发展需求,通过实施岗位扩容、创业赋能、技能提升、人才腾飞、暖心服务等五大行动,全面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截至9月底,全市新增留宜高校毕业生达3.25万人。
3月31日,宜昌市人社部门联合三峡大学开展三峡大学“招才兴业”专场招聘会,助力学生本地高质量就业
拓宽就业渠道,夯实岗位基础
宜昌市坚持产业发展与岗位开发统筹推进,持续扩大就业容量。一方面,积极拓展市场化岗位,围绕全市“3+2”主导产业和重大项目,扩大有效投资,培育市场主体,截至8月底新增市场主体10万户,归集发布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4.5万个。通过稳岗返还、扩岗补助等政策,惠及企业1.69万家,稳定岗位29.2万个。另一方面,稳定政策性岗位,实施“招才兴业”计划,2025年度全市新录用公务员712人、事业单位签约1119人,市属国有企业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387人。同时,扩大基层岗位规模,招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200名,稳定“西部计划”志愿者110名,招录科研助理185名。
7月31日,宜昌市人社部门在滨江公园举办“才聚宜昌 成‘就’未来”2025年宜昌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招聘夜市暨创客集市活动
强化能力提升,增强就业竞争力
宜昌市着力构建“求职+培训+实践+创业”全链条赋能体系。在求职能力提升方面,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就业公益行动,推动高校开设“微专业”28个,实现职业规划教育全覆盖。组织“高校企业行”“学子宜昌行”等职业体验活动,覆盖大学生1.5万名,募集见习岗位7105个。在技能培训方面,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计划,为青年开展就业创业培训2198人,落实培训补贴286万元。在创业赋能方面,深化“头雁领航・创聚宜昌”行动,实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高校全覆盖,开展创业服务活动16场,服务创业者628人次。今年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1.5亿元,成功举办多项创新创业赛事。
7月10日,宜昌市人社部门在宜昌市民之家举办“才聚荆楚 共建支点”2025年宜昌市青年求职能力实训活动
优化就业服务,筑牢保障体系
宜昌市以规范化、精准化、专业化服务护航青年就业。提升服务质效,深化“1+14+N”分层招聘体系建设,开展系列招聘活动168场,达成就业意向1.8万人次。做实兜底保障,对6307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面落实“1131”服务,开展“网格+人社敲门行动”,对困难毕业生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帮扶。强化权益维护,开展最低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依法打击就业歧视等行为,检查用人单位306户,书面审查11055家。
6月5日,宜昌市人社局在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服务站开展了2025年首场“就创引航 共筑未来”求职能力提升活动
营造优良环境,搭建发展平台
宜昌市聚焦青年“愿意来、留得下、能发展”的核心诉求,全力打造优质发展环境。推动政策直达,推行“直补快办”模式,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落实各类补贴1.3亿元。优化城市环境,丰富消费场景,举办促消费活动超300场次,常态化开展青年联谊交友活动55场。升级人才服务,举办“330”三峡人才日活动,拓展“宜才码”服务功能,已注册37.4万人、认定11.3万人,提供服务25万人次。推进大学生就业落户安居“一件事”联办,已受理1484件,数量居全省第一。